在這個國家呢..因為人種複雜,當然在文化上也有著相當的差異,就拿打招呼的方式來說好了,很多國家的人(ex:英國人,美國人,中東人,葡萄牙人,德國人…等),習慣在見面時或是道別時以親兩頰的方式表示,當然不是天天都這樣做,特別是要出遠門,或是很多天以後回來時見到面會以親頰的方式表示之,一般是女性和女性,女性和男性,但很少有男性對男性(大部份只以握手表示,但中東國家的男性友人間是會的,用以表示很親密的朋友)..
話說這個親親頰呢,其實有時是很難拿捏的,尤其是西方的人見到東方的人,可能也不知道要不要親,因為他們有些人知道我們並沒有這種習慣,譬如之前去Hsin的教授Richard家裡,可能Richard對他的家人有教育過,為了表示尊重我們,所以只是握手問好而已,他們自己家人才用親頰的方式問安;不過由於外國人彼此間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就像我們點個頭或是握個手那般自然,所以有的人也不會想很多很自然而然的就以這親頰的方式來打招呼,譬如我們房東和房東太太(葡萄牙人)就直接會對我們親頰問安,對我來說,算是還挺ok的,反正入境隨俗嘛,就點一下點一下囉..
之前我們來了一位新室友,從德國來的女孩子(Anne),因為當時剛來的第二天,Hsin和她搭同路線的地鐵一起出門,但因為Anne比Hsin還要早下車,所以在下車前,突然間緊緊的抱住Hsin 給了一記親頰say goodbye (因為我不在現場,所以這是由Hsin 口述),然後他就嚇了很大的一跳(我看應該是覺得賺到了一票 ^ ^ ),接著在錯亂中,Hsin也回以很笨拙的一親,大概真的是太笨拙了,他說Anne看起來也像是嚇了一跳(可能有種親到怪叔叔的感覺吧…)事後回想,之前和美國的女室友住一起時還偶爾會做一下這親臉頰的動作,最近一年來很少和女生打交道所以疏於練習,真的是平常沒有好好練過,那好吧..每天先和我練習100 下!

※圖為Lloyd's Register保險社的宴客廳,Lloyd's Register是倫敦十七世紀就成立的第一個海事保險公司,一直至今仍是全世界最大的海事保險公司,如去年多個颶風侵襲美國,損失了許多海上鑽油平台,都是投保Lloyd's Register.由於Lloyd's Register公司的主體建築物也是倫敦的一大特色,所以每年會開放一次供觀光客入內參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